二氯丙烷属危险化学品,可槽车运输或桶装运输,带颜色的有酸性,最好使用PE塑料桶,但都须有危险化学品营运证。
一、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吸入、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。1,2-二氯丙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;可使皮肤干燥,脱屑和皲裂;对粘膜有刺激作用;可引起肝、肾和心肌脂肪性变。
二、
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
急性毒性:LD502196mg/kg(
大鼠经口);8750mg/kg(兔经皮);小鼠吸入4.6g/m×3~4小时,致死;小鼠经口860mg/kg,致死。
亚急性和
慢性毒性:小鼠吸入1.85g/m×4~7小时/2~12次,
肝细胞轻度
脂肪变性;大鼠吸入4.4g/m×7小时×6~32次,半数动物死亡。
致突变性:
Ames试验沙门氏菌株TA1535、TA1978、TA100,10~50mg/皿阳性。
危险特性:其蒸气与空气形成
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。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。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。其蒸气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火源引着
回燃。若遇高热,容器内压增大,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。